学英语,听说读写够吗 平和这位老师说人文性远比工具性重要!

acad2018 2023-03-16 18:44:22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看点在教育圈,英语学习的热潮从未冷却。然而,这种追捧很大程度上带着功利性,用工具化的视角看英语。孩子学英语,掌握听说读写就够了吗?对于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任教上海平和学校12年的方莉而言,英语学习的目的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发展孩子们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力和创造新观点的能力。

文丨韩智鑫 编丨Travis

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国各大中小学课堂纷纷从线下转到云端。

停课不停学,到底该让孩子学什么。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小学部英语组的老师们,把这次远距离教学当作一次契机,将心心念念许久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搬到课堂上来。

整本书阅读,对他们而言,是他们一直想尝试而从未在课堂上真正实施的事情。几位老师执行力很强,说试就试。

同时,对于让3年级的小学生学会读书这件事,这群老师们也是毫不手软。所选的书目是蓝思值高达560L,曾获美国纽伯瑞金牌奖的《Sarah, Plain and Tall》。

第一次尝试线上教学,多少显得有些笨拙生涩。这群老师们平日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到了电脑的镜头里却要反反复复NG好几次。

然而,看到自己录制好的每章节15分钟的视频成型,又觉得激动难以言表。

“读完整本的书,再回来带学生读文章,才发现都是小case。”

说这话的是教师方莉。她是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进修英语语言学及教学法。方老师2009年加入平和,今年是她在上海平和双语学校从教的第12个年头。

2019年,她在第一届平和教育论坛执教的小学英语公开课:“Three Little Pigs (Reading)”,更是得到台下同行的一片好评。

听完课后,沪上的一家媒体主编,这么夸赞方莉老师的课“既有单词知识的教学,还有写作小练习、讨论、编故事,这么多内容的课堂,方老师节奏把握的非常好,又达到了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课堂上的方莉

值“看教育”联合“外滩教育”举办第三期课程重构活动之际,我们去平和采访了方莉,与她聊一聊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及设计。

借用IB-PYP 8大概念设计课程

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

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中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大家觉得: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对中国学生来说,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其目的无外乎是使学生掌握另外一种可交流的工具,以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

除此以外,学习英语好像没有其他作用。

事实果真如此吗?英语学习到底有什么用?在平和的咖啡馆,我们向对面的方莉抛去了这一学科的本原性问题。

“除了语言的工具性,英语教学也要重视人文性。我们要教学生一些受用终身的东西。”

单词孤立地教,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不断练习各式句型语法的使用,回家反复抄写听录订正。

阅读完一个文本,老师再给学生提炼出一个看似严肃、又有点虚假的道理。

这些出现在英语学科的教学场景中,好似再熟悉不过。

的确,知识自身是迟钝且毫无用处的,除非将它付之于包含策略和思考的过程中。在方莉的教学过程中,她也有过这样的思考。

“你想要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但是,你怎么能保证你告诉他的道理一定是对的。他必须要自己去学会思考,学会向更高层次的抽象(概念)迈进,发展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力和创造新观点的能力。”

学会思考,是美国博雅课程(liberal arts)的核心要义。

芝加哥大学素以其核心课程闻名。在芝大的核心课程中,学生

每年都以小班讨论课的形式,直接面对原始文献,通过阅读伟大著作(great books)倾听少数伟大心灵(great minds)的对话。

现代科技发达,知识呈指数级的速度增长,世界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还要去阅读几千年以前的人写的著作呢?

其课程理念的设计人说,世界的确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并不是让学生重新去回到古代,相反,我们是想让学生参照这些先哲的论述去思考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去看待我们当今的世界。

“读这些著作,也不是因为它们能反映特定时空或宗教的典型人物,而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时代都是振聋发聩,令人震惊的。”

另一家素以核心课程闻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也是如此。其“艺术人文”课程部主任、专门研究日本艺术史的哥大教授Matthew McKelway曾说“与其说核心课程教授的是核心知识,不如说它训练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思考棘手宏观问题的能力。”

从知识提升到能力,那方莉想要教给学生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有赖于主题引领下的情景化教学。那么,反推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者即教师需要先有大概念的意识。

“形式、功能、原因、变化、联系、观点、责任、反思”这八大重要概念,是方莉在课程设计时的主要参考。

形式:它是什么样子的?

功能:它是如何运作的?

原因:它为什么是这样的?

变化:它是怎样改变的?

联系:它与其它事物如何联系起来?

观点:有哪些观点?

责任: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反思:我们是如何知道的?

这8大概念也是IB-PYP课程的精髓。

由于PYP采用的是跨学科教学模式,它并没有为具体年龄的学生或年级指派特定的概念,而是在各种不同的情境和跨学科学习中,通过不断重温这些概念,去理解跨越学科界限的各种思想观点。

并且,随着每一学期,从各种角度不断接触这些概念,学生也将逐步加深自己对这8大概念的理解。

方莉与学生们

“这8大概念都是很客观的,它不是在讲一个格言,它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在课堂上也是去教会学生认识到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启发他们主动思考,而不是跟他说一个道理让他去接受。”

有了这8大核心概念的驱动,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学生常

常阅读到的只是为了考试而训练的“假文本”,方莉老师带学生回归到真实素材的阅读,以概念为本进行课堂设计。

学习空间未变,学习目的依旧,仍是聚焦在“阅读”这一形式,但阅读的广度一下子广博起来,文本的选择也丰富起来:可以是文本,还可以是一个视频、一段音乐、一张图片、一则笑话等。

比如说,《牛津英语(上海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主题是“五种感官”,方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

她把盲人摸象和之前看到的一则笑话,“卖桔子的大叔迎合顾客的偏好,认为大家都爱吃甜桔子,没想到第一位顾客偏爱酸桔子,当他告诉第二位顾客桔子很酸,偏偏这位爱甜的;他模棱两可地告诉第三位顾客桔子“说甜不甜,说酸也不酸”,结果还是没有卖出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希望给学生呈现一个更完整、更真实的故事架构。

采访中,方莉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教学设计,“当时教学就停在那里了,学生在语言能力之外,获得了‘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以及‘诚信’这样的‘道理’。

想想这两个故事至少对应了IB 8大概念中的‘原因’和‘联系’:盲人之所以那样定义一头大象,是由他们认知的局限造成的;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偏好,一款桔子不会满足所有人,如果卖桔子的大叔认识到这一点,他至少能卖出去两次。

一旦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他们会形成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这同样也会成为他们自己去做判断或者思考的方式。我的教学还可以再扩展一些。”

通过问题驱动,教会学生:

"Read as a Writer, Write as a Reader"

会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

北京大学前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招办副主任林莉在《本科教学陷尴尬:学生正在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一文中抱怨:

“学生越来越不提问题,不会提问题,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很少有提问题的欲望,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即使勉强提问,提出的也很难称其为问题”。

而课堂,正是教学生提问题的最好场域;教师正是教会学生提问的最佳人选。

如何培养一名爱思考的学生?其实在古代先贤那里就有了很清晰的答案。

“问题驱动式教育”最早应该源自古希腊的先贤苏格拉底。他认为教师的任务并不只是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生思想的“助产士”。

他并不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者争论,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当学生答错了,他也不直接指出学生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是再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再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士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协助新生命的出生。

回归到中国大哲学家孔子这里,他提倡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也是如此。

在方莉的课堂上,发问也是她常用的一大教学策略。

让学生来发问,让他们提出的真问题去帮助他们解决文本理解和学习过程中的真困惑。找到答案固然令人兴奋,解惑的过程更有价值。

老师再往往通过三个层面:即事实层面、概念层面和哲学层面的好问题的串联,学生可以从文字解码走向初步的文学鉴赏,比如洞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而且,好的真问题引领的学习,会令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解惑之后的畅快,让课堂从未知走向已知,让知识真正地在课堂舒展开来。

这种如河流一般自在流动的课堂,恐怕是每位一线教师的终极梦想了!

比如说,最近方老师和学生读到一篇关于技术进步的拓展文本,讲的是发生在1905年,某小镇居民首次使用电话的故事,文本体裁是“历史小说Historical Fiction”,在了解文本大意的前提下,方老师请学生提出问题。

方老师和学生有个默契,当每个人提出问题,大家会用“画廊漫步Gallery Walk”的方式,去阅读所有其他人的问题,用投票的方式选出热点问题Hot Questions,然后细读文本,集体讨论,找到答案。

课堂上的方莉

“我好几次发现,学生提问的能力不亚于老师。”

很多时候,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没有很精准,方莉就会参与到他们的问题提问中,和学生一起将问题提得更好。

当然,在备课时,她也会对课程进行一定的预设。

方莉通常会自己先从3个层面帮助学生准备一定数量的问题,比如说针对一个文本,一般会集中有一些事实性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在文本中找到,第二层面可以是一些概念层面的问题,这是在文本的某一处无法直接找到的,通过读好几段或者通过学生自己的提炼才可以得到答案,第三个层面是哲学层面的问题。

在激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方莉也会加入到学生提问题的活动中,如果学生忽略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她就把自己准备好的问题提交上去,一起参与投票。

比如说,在“ 小镇居民首次使用电话”这篇文章中,学生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打电话干扰非常多?”

针对学生问及的这个问题,教学经验颇丰的方莉马上抓住了学生的困惑点: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不知道文本中描述的通话是怎样实现的;

另一方面,四年级的学生还不太理解现象背后总有其原因。当时技术水平有限,所有今天大家使用的高科技,也都经历过不成熟的阶段。

于是,她在课堂上请同学们将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文本片段演了出来。通过这一形象的画面,学生们一下子就能get到,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演绎过程中,学生把几位角色的语言和动作都用直观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学生意外收获到:人也是事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因为第一次接触新事物,不熟练,没有经验,紧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终于真正读懂了文本。

接下来,方莉又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一个科普小视频,给学生形象地讲述电话技术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科技的变化又是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这样还可以带学生抽象出大概念里面的“变化”与“联系”,教学生反思科技与我们真实世界构成了怎样的并理解到变化普遍存在而且不可避免。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方老师还带领学生对文本体裁做了探讨。方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述电话的变革呢?学生马上回答:因为故事这一形式更有趣。

这就是方老师的另一层用意,即让学生理解:对待同一话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

后续的学习中,方老师会引导学生用戏剧Drama来演绎关于星空的科普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能力的迁移。

拒绝囚徒困境

把英语学习变成合作而非竞争

当今,英语学科是“烧钱式”囚徒困境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很多家长争先恐后将孩子送到校外英语辅导班,课内不断加码为孩子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赢在起跑线”的理念可谓是深入骨髓,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学业竞争被不断提前,英语学科也成了“鸡娃”最凶猛的一门。

如何破解这一囚徒困境,让孩子从众多纷杂的补习中缓口气出来?

正如《准备》一书中,萨米特学校(Summit Public Schools)校长黛安?塔文纳所说:“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并且无须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方莉老师也是这么认为。

“不要去比!你去横向的比没有意义,你光去比这个结果也没有意义。小孩子,尤其是起始阶段,他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去跟同学相处,其实这些能力他都需要时间,都需要在集体里面去发展。”

“合作”是种能力,也需要教育和引导。如何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倡导团队,合作共赢的环境?

小组合作是方莉常在课堂上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

“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像一个管理者。老师要在班级里面建立一个大家都合作共处、体感舒服的生态环境。”

但是,在方莉老师看来,小组合作不能在一开学上课的时候就使用,小组合作之前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这种基础并不是大家通常意义理解的语言基础,而是一种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

“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一种信任可以到达,我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自主的小组合作的时候,我才会开始去做这件事情。”

方莉与学生们

这也是方莉多年从教生涯学到的经验教训。曾经,方莉帮另一位请假的老师代课。本来这两个班学生程度也不错,但是,令方莉没想到的是,那次的小组合作“翻车了”。

“因为我们大家都不熟,就没有那种气场。一定要学生跟你之间的那种感情链接到位了才可以。你要完全相信他们,他们也知道老师要什么,尊重你的规则。”

课堂上,方莉设定的规则是什么呢?

三年级的课堂上,方莉模仿“Literature Circles”(文学圈,又可理解为读书俱乐部),在班级进行了“Reading Circles”(阅读圈)的尝试。

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各有特色。有的擅长组织,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表达,有的擅长提问... ...于是,在每个小组拿到文本后,根据学生的特点,方莉在小组里面给每位同学分了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他的分工。

比如说:

discussion leader的责任是保证小组讨论顺利进行,确保每一个组员都有机会;

word master负责查阅和单词有关的事项;

questioner专门负责提问;

summarize主要是总结。

因为英语课上有要求English only,所以,每个小组还会有一个observer观察者,这个人要“德艺双馨”,毕竟既要负责揭发自己的组员,又需要将他的行为不引起别人的反感。

通过这样的设定,每个小组拿着任务单,去有组织有纪律地去完成任务,为自己负责,为团队负责。

“小组合作最大的魅力就是这样,相互尊重,形成一种高效的合作模式。我们中国的文化里面有一种追求高大全的这种,希望这个孩子多才多艺,但是,往往忽略了每个人都有局限,个人的短板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弥补,才能共赢。”

不要丢下任何同伴,与其互相倾轧,不如团结一致,变得强大。这样一种班级合作文化的建立,也让学生早早地学会了与人相处。

有了这种与不同背景的人接触合作的态度,也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

大家都真实一点,是采访中方莉老师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在她看来,真实主要集中在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放下老师这一角色代入,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常人。“学生会犯错,老师也会犯错。老师要放平心态,把孩子当作孩子;同时,我们也要承认自己会犯错,犯错后,也要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做错了。”

真实还表现在,我们要承认自己不被所有人喜欢。方莉曾经教过一个小朋友,这位小朋友直接跟方莉说,老师,我不喜欢英语课。

“其实我心里面是挺感激他的,因为他可以这样跟我说实话,至少说明他是安全的,否则他不敢跟英文老师说我不喜欢英语。”

往后的学习中,方莉也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一定要参与英语课的学习,也没有不管不顾这位学生,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请他做他最擅长的事情 。

后来这位学生毕业的时候,还参加了学校英语节的剧本创作,给方莉写小纸条感谢老师。

“小孩子有种天性,喜欢有趣的东西。对老师来说,这其实是很公平的,你需要去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有趣,吸引学生来参加。”

正如大教育家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提及,任何学科的一般原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书本学而知之;可是细节,色彩,口吻,氛围,生气,使得一门学科融入我们血脉的那股生机,凡此种种,要从师长那里把捉,因为学科已经在他们身上获得了生命。

或许,这就是课堂带给学生的意义。

*方莉老师将作为嘉宾出席3月28日(周日)【课程重构】第3期“英语主题”线下沙龙。

活动详情

日期:2021年3月28日(周日)

时间:10:00-16:00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72

8号百乐门大都会22楼

扫码报名咨询

3月28日,【课程的重构】第3期线下沙龙来袭!

限额100位

视频号「外滩教育」与「教育看看看」

届时将同步直播,敬请期待!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500+篇优质文章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上一篇:学而思网校发布在线中外教联合班课,探索国内少儿英语教学新 标配
下一篇:学英语不能错过的12个资源网站!据说90%的人都还不知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