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家英语 过早学英语或有大脑损伤风险

acad2018 2023-03-29 09:44:10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与我相比,大部分人的英语水平都比较差,但我认为现在就是她们学习英语的黄金期。因为这个时候,她们是为自己而学,不是被迫学,在轻松、无压力的环境下自主学习,应该可以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我朗读的过程中,每篇文章都能学到几

个新单词。然后我就形成了几个想法:

一、英语单词总量有多少?

二、英语的文字形式效率好低。

三、中国小孩提早学习英语是否有损大脑发育的可能?

我在文章中了解到,英语单词有50-60万个,而且每年都会新增不少。比如新冠病毒的名称,COVID-19,就是一个新单词。

当然英国人不可能记住全部英语单词,据估算,英国人2岁的单词量约为300个,5岁时为5000个,到了12岁,词汇量在12000个左右。大学毕业生的词汇量,约23000个。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掌握至少2万个单词,才能达到英国大学生的水平,可以正常阅读几乎所有英文材料。据一个研究结果,掌握5000个常用单词,包括其变形,只能读懂88.6%的英文材料。这样可能导致关键信息缺失而无法有效阅读。

学英语,你是知道的,有单数复数、现在时过去时未来时、主动被动等多种变形,形式很复杂,单词本身就难记,所以经常搞错,记忆量和难度要提高不少。

总之,英语的“信息载量”和“可复用性”比较差,相对汉语来说属于“低效率的语言”。

而说到汉字,其实总数也不少,官方收录的有10万字左右,最多的一个汉字集有16万个。但绝大多数都已不再使用,所以我们只需要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就能读懂99%现代中文文本。由此可见,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汉语使用者”,要比成为一个“成熟的英语使用者”容易多了。

我想每个人对此都有所体会,大约在小学五年级时就能读懂几乎所有现代中文文本了,新华字典小学毕业就收起来了。但学到大学都不一定能轻松读懂普通的英文文本,还得依靠词典。

语言其实也能反应大脑思维的运作模式,汉语赋予我们“简易、灵活、在不变中变化”的思维模式。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人在语言上的“先天优势”。

做中国人,首先把汉语学到精通,然后再学第二、第三甚至第几语言(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都没有问题。有一个看家本领,再多学几样法宝。

这应该是合理的安排。但现在许多家长不是这么想,她们相信“0-12岁是语言黄金期,得抓紧学好英

语”,甚至有人同时安排学几门外语。有的版本是说“0-9岁”,都是说“中国小孩越早学英语越好”。

从我个人的经验看,错过0-12岁的“语言黄金期”并没有耽误我学好英语。初一正式学英语开始,我就是全校第一名,一直好到高考,没有任何障碍。我妹妹高中英语一般,大学选了英语专业,然后考过了专业八级,很早之前就达到了“全英工作水平”。她时不时都会和美国朋友视频聊天,就跟“母语使用者”差不多。

所以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不相信这个理论。

现在很多家长发布“英语牛娃”的视频,确实英语讲得很好,十岁左右讲得比我好的,跟外国人讲得差不多的,都有。但其中绝大多数孩子的眼神都不对了,基本是呆滞、空洞、散乱的,缺乏这个年纪孩子该有的“精神”和“光彩”,还不如我这“老家伙”。

我不说你可能没留意,可以试试仔细观察一下“英语牛娃”的眼神。因此,我才怀疑“过早学习英语可能有大脑损伤的风险”。

请注意,只是可能,并非定论。但我深思“0-12岁是语言学习黄金期”这句话,就冒出来两个问题:

一、谁先提出来的理论?有没有学界的共识。

二、即使这句话对,学一门语言,和同时学两门语言,应该还是不一样的。

因为现在“专家”说的话,不一定靠谱,或者靠谱可能也会被曲解甚至加油添醋。正如鲁迅先生去世多年,如今却还在“发表意见”。

然后我找了资料,发现了有意思的东西。

一个哈佛教授说,“12-15岁才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这个结论是在70年代得出来的,但相信几乎所有人(包括我)都是第一次知道。至于谁对谁错,我无法下结论,因为“人生不能重来”。

就像我不可能时光倒流回到“0-12岁”,那时就开始学英语,然后跟现在的我比较,看哪个方式更好。但我始终认为,“有能力且愿意学好的时候,就是黄金期”。

孟子早就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哪怕“0-12岁真是学英语的黄金期”,天时到了,但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学英语的地利”,更别说“学英语的人和”了。中国孩子在这段时间学英语,注定是“艰辛的历程”。

至于我说“过早学英语可能有损伤大脑的风险”,是从大脑胜利机制的角度猜测的(注意,是猜测)。

新生儿的脑容量大概在400mL,3岁时可以达到700mL,12岁接近1000mL,18岁阶段可以达到1300mL,25岁可达1650mL,这时大脑才算比较完善。这个过程,可以类比为电脑的更新换代,CPU越来越快、内存和硬盘越来越大。

对中国小孩而言,学汉语就是装一个“汉语软件”,这会消耗一些CPU资源、内存和硬盘空间。具体比例不好说,但不管消耗多少,总是对中国小孩大脑装“别的软件”有限制,毕竟大脑容量是有限的。

对英国小孩而言,因为“英语软件”比“汉语软件”更大,如果要维持同样的大脑功能,要么是脑容量更大,要么是大脑容量本来就有足够的“冗余”。无论如何,英国小孩也都是正常的发育,所以大脑应该有一定的冗余(比例也不好说)。

现在问题就来了,中国小孩大脑的冗余,是不是足以支撑同时装一个“汉语软件”又装一个“英语软件”呢。这个消耗起码是只装一个“汉语软件”的2倍多,这部分资源的占用是否会拖慢大脑的整体运行呢。

用电脑手机的人都清楚,同时开几个大型软件(比如PS、视频播放器),虽然可以操作,但一定会卡。是不是大脑也有同样的情况呢,我认为很有可能。

因为声音和图像的处理其实都是非常消耗电脑资源的,学习语言,既有声音又有图像,而且还都是高清的,对能量的消耗非常高。

而且大脑只能消耗血糖,要消耗75%心脏血糖和20%身体总血糖。其中眼睛及视觉系统是五感系统中消耗最多的,所以要“闭目养神”,而耳朵及听觉系统消耗较少,不用闭,但总是在线,负担也很重。

如果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增加“额外的语言训练”,势必给大脑带来更大的负担。因为血糖并不是无限供应给大脑,它受限于心脏(大小)、饮食摄入量等多个因素。小孩大脑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呢?

换句话说,虽然我们不清楚“多学一门语言”对大脑的负担有多重,但肯定是有负担的,并非毫无代价。所以,最好等到适当的时机,即大脑发育到有“足够冗余”才开始学。

我赞同哈佛专家说的“12-15岁是黄金期”,此时虽然脑容量还不是最大,但心思纯净,大脑可用冗余是多的。反倒是成人之后心思杂乱,冗余早就被各种妄念、欲望消耗掉了。不过,如果你还能保持单纯的心态,不管现在是四十还是六十,都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期。

最后,我再重申一次,过早学语言对大脑的损伤风险仅是我个人的猜想,没有证据表明一定如此。我是脑子很奇怪的人,就是会经常冒出奇奇怪怪的想法,敬请谅解。

人生在世,肯定会面临各种风险,至于要冒哪种风险,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了。没有对错,只有一力承担。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上一篇:成人全日制英语培机构怎么选,平和英语村案例分析
下一篇: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每日一练 阅读(12月22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