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掌握学好英语的密码,绕不过去这位牛人!

acad2018 2023-05-03 12:44:09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他就是 斯蒂芬·克拉申。

我觉得作为一名走在二语陪读路上的家长,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大神,了解一下他的理论。

斯蒂芬·克拉申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二语习得研究,是该领域的权威学者。在读写能力、语言习得、神经语言学和双语教育领域发表、出版了超过525篇文章和书籍,是语言教育领域被引用最多的学者之一。

克拉申关于二语习得的毕生研究,可以总结为以下五大假说:

1.习得-学得差异假说(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2.监控理论假说(Monitor Hypothesis)

3.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4.可理解性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

5.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filter Hypothesis)

(1)

习得-学得差异假说

习得(acquisition)是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非正式地、潜意识地学习,就如同儿童学习母语一般,这种学习是自然的,无须刻意为之;习得的是语言本身的含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

学得(learning)则是指通过教师、课堂等渠道,系统而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结果,尤其是学习一些语法规则。学得注重于语言产出的形式以及语言使用的正确性。

举个例子:

在学校里,学到 too 表示 “太...” 的用法,要到挺后面的了。

试想一下,怎么样才能学会呢?

我天天跟你讲 too 表

示 “太...”,你能学会吗?

如果我讲大声一点呢,你能学会吗?

如果我讲一遍,你重复一遍呢,你能学会吗?

如果是我写下来,你在屏幕上可以看见呢,你能学会吗?

如果我写下来,你照着抄写呢,你能学会吗?

说实话,这些都没约什么帮助,这些做法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是第二种教学法-学得。

接下来是第一种教学法-习得。

在这本《The Cold Day》中,反反复复出现 "I'm too cold." 在这样诙谐的反复中,孩子们自然的习得了这种用法。还有最后的反差,Kipper 跑去 ice cream van 吃冰激凌,印象也特别深刻。ice cream 和 ice cream van 也这么习得了。

对缺少语言环境的中国孩子来说,每天读像《牛津树》这样专为母语国家孩子打造的阅读材料中,听标准地道的音频,就如同拥有了一个纯英语的环境了。

娜塔莉的伴读也是这个原则,帮助大家从0到1,进行可理解性输入。

当我们能理解别人告诉我们的是什么的时候,就可以习得语言。而不是他们如何讲,而是他们在讲什么。这也就是 “可理解性输入”。

—— 克拉申

(2)

监控理论假说

根据这个假设,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

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

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

很多家长都会感慨,我们学了多年的英语,每次用到的时候,还要纠结一下,组织语法,一个很长的心里建设下,才能表达出来。而孩子们却经常不加顾虑地脱口而出英语。

2岁半的弟弟,在找到东西的时候会很激动的说:Yeppee!I find it!自己玩 Monkey Bar,爬到顶层的时候,也会骄傲的说,I did it!我端着汤锅路过,对弟弟说:Be careful!他瞅了我一眼,Oh, it's hot. Be careful! 玩具卡在书架低下了,他也会求助:Help!It stuck. 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

克拉申在他的演讲中有讲到 “语言的沉默期”,用隔壁不会说英语的日本小朋友为例。

1)一开始认为,让孩子开口,就是让他多说话。

于是呢,就鼓励她说话。“Say Goodmorning,Say Hi” 但是,没有反应。简单点,鼓励他说 ball(球)这个 词。结果还是没有反应。克拉申想,

2)也许是孩子不会发音吧,拆分教 “b-all,ball”,当然,还是没有反应。

3)当时有个理论:孩子们都不太想学习,你得去逼迫他们学习。所以他试着说,你说 ball,我就给你玩这个球。但是也没有用!

4)第一周,第二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语言沉默期)

5)经过5个月,她开始说话了。

和母语孩子一样,一个词,两个词,逐渐的变得复杂起来。这个过程发生的很快。等这个孩子回到日本,他的英文越来越接近邻居孩子了。

这5个月的沉默期里,孩子发生了什么?

She was listening. 她在听。

她在吸收可理解性输入。

当她开始说话的时候,并不是她习得语言的开始。

这是她在过去5个月吸收可理解性输入的结果。

像这样的沉默期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并不是病态的。这是正常的。这是你应该预料到的。

—— 克拉申

(3)

自然顺序假说

在读《牛津树》的时候,大家都会纠结于这个过去式,娜塔莉之前也讲过了:

因为过去式,是故事叙述的主导形式。

这些故事都是已经发生过的,然后才被讲述出来的。

在英文中,大多数故事都是用过去时叙述的,是读者和作家最习惯的方式。

其实真的不用纠结!

克拉申的 “自然顺序假说” 也能打消大家对于“抠语法”的执着。

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一个特定的自然顺序进行的。在语言习得 的过程中,一些语法结构会先于其它语法结构被学习者掌握,而且这种先后顺序与学习者的 年龄、母语背景及学习条件等无关。

—— 克拉申

例如,在儿童和成年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无论有没有课堂教学的指导, 这种顺序都是不变的。

克拉申认为,自然顺序假说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 们的目的是要学生习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因为他们迟早会学会的。

(4)

可理解性输入假说

“可理解性输入假说”是克拉申最为人熟知的理论了,它是实现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

然而,很多家长反馈:尝试让孩子读英语书,但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呢?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必备4个特点:

① 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

② 既有趣又相关(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③ 非按语法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

④ 足够的输入量(sufficient input)

也就是说,要尊重孩子的认知和语言水平,不能揠苗助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能选书过于随意,主题不相关,导致碎片化学习;忘掉语法等技能培养,让孩子忘情于精彩内容中;以及,输入得越多,才会学得越好。

简而言之,首先要选对书。

《牛津树》(1-9)绘本共406个精彩故事,词汇量3000+,阅读量10万+,远超新课标要求,足够满足孩子启蒙和进阶所需的输入量。

绘本故事幽默风趣,贴近儿童生活,令孩子爱不释手,Biff、Chip、Kipper 姐弟三人成为许多人的童年最佳“伙伴”,成为无数学校和家庭的必读之选~

好的阅读材料及对的方法,还需要遵循另一个原则:

“i+1原则”

i 即学习者目前的水平,i+1即学习者易接受或习得的语言输入级别难度,通常只是略高出一点点。

如果语言输入的全部材料维持现有水平,很容易被理解的话,将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所以必须要包含一部分更高一点的语言结构。这一点认知心理学也可以做出解释。

(5)

感情过滤假说

大家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越是批评孩子或指出问题,孩子的学习反馈越糟。不仅英语学科如此,简直是科科如此。

克拉申的 “情感过滤假说” 可以做出解释。他认为,有3个心理因素会影响语言习得的速度和质量。

① 动力

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

② 性格

所有的文献几乎都一致表明,那些比较自信、性格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

③ 情感状态

主要指焦虑和放松这两种互为对照的精神状态,它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外界的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

这意味着,动机强、自信、自我感觉良好、焦虑程度低

、外向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地掌握第二语言。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尊重不同孩子的差异,也要懂得指导的方法,让孩子轻松、自然、快乐习得英语,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那么,二语习得的成功方法是什么呢?

答案是,阅读。

人们习得二语最好的途径是阅读。

记得马斯克也说过同样的话,

当别人问起:你是怎么样造出火箭的?

他的回答也只有一个词:Reading。

wxid: nataliehuanglivecn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上一篇:西安市浐灞二中高中英语教研组 同心同行 精进专业
下一篇:视障人士用开言英语app学习,英语水平达到最高级C2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