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抓不住这一点,走再远都是弯路

acad2018 2023-04-25 15:44:00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有一句广东话叫“识听唔识讲”,意思是能听懂,但不会说。这种现象在成人学外语(或方言)的过程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存在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双语或多语环境中成长,那么孩子不但能听懂这些语言,也能用于日常交流。

因为孩子学习语言跟成人不同,孩子处于语言的敏感期,具有学习语言的先天优势,只要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孩子自然就能获得语言交流能力。

但前提是,孩子

要听得足够多。

可别小看这个理念,它直指英语启蒙的核心问题。现在市场上的英语启蒙课程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很多都强调口语,不强调听力的重要性,如果家长

不明就里,就很容易被忽悠。

相比听力,口语似乎更能衡量孩子英语学习的效果,如果孩子学了几天就能开口说英语,家长会觉得孩子进步很大。很多英语培训机构也抓住了家长的这个心理,推出了不少“口语速成”的噱头,在孩子听力不过关的前提下,让孩子练习对话,甚至跟外教进行交流。

这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

英语学习不可能“无中生有”

有输入才有输出,口语并不是凭空产生、无中生有的,一定是建立在大量的听力输入的基础上产生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味地强调让孩子学“说”,却不重视听力输入的英语启蒙方法,都是耍流氓。

以这个作为参考基准,我们可以对市面上的少儿英语课程进行分辨,很多外教课,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都声称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纯粹只是一厢情愿。

孩子对于自己还不会或没有接触过的生词,是不可能单纯通过有说话的机会就实现使用和掌握的。

确切地说,孩子的口语是听出来的,而听力训练需要在课堂之外进行大量的实践,要持续重复地输入可理解的内容,不是靠课堂上几十分钟的互动就能完成的。

听力训练切忌“半生不熟”

我们一直强调听力训练不要停留于“听得懂”的阶段,而是要“一听就懂”,形成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只有达到一听就懂,听力训练才算过关。

如果听力训练没有达到一听就懂,而是要通过猜测、翻译、联想才能听懂,那么,如果在这个状态下进行口语交流,大部分情况下也不能保证实现听力内容的正确输出。

这一点是和交流中“听”的过程最本质的区别。简单地说,就是“听”的过程中,对“半生不熟”的词能够通过听来实现掌握,因为正确使用这些词汇的任务是对方,听者只要对这些词汇有部分了解,就很可能会做到听懂,从而有机会学会正确应用。而在“说”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语言编码的人是自己,很多“半生不熟”的单词在紧迫的时间压力下,

不是想不起来,就是说错用错,很难做到正确输出。

只有对自己很熟悉的词汇和句式,能做到一听就懂、头脑中有清晰的声音印象的内容,孩子在说的时候才能比较有把握的正确运用。但这种情况就成了对以往熟悉的内容的反复使用,所以,即便是正确说出,这个过程也并没有让词汇量或者知识水平增加或提高,主要是增加了一定的熟练程度。

所以,刻意练习对话对于孩子来说,无论哪一个阶段,都不是必要的。

与其对练,不如先自我修炼

前面已经说过,交流的状态与我们平时自己独自练习说英语非常不同。如果孩子在真实的交流中迫于压力,大量使用不正确的“说”的形式,对英语学习是有害无益的,在听力不足的情况下被迫开口说,更是一种伤害。

而孩子在有大量听力输入的前提下,自己独自练习输出,是个没有时间压力,可以进行思考的尝试、调整、矫正和练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出现错误也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伤害。

所以,为了确保孩子能说出正确的英语,跟读是非常好的方法,与其让孩子对练,不如先让孩子自我修炼。

但是,跟读也不可勉强,因为孩子的语言学习有一个沉默期,即只听不说的阶段,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沉默期,不要给孩子开口说英语的压力,沉默期一过,孩子就能开口说,这时往往会让家长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总之,英语启蒙要科学合理,紧紧抓住一个“听”字,不要随大流,否则,走得再远都是弯路。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上一篇:英语启蒙之路究竟要怎么走才是科学有效的
下一篇:英语启蒙只会「磨耳朵」是不够的,必须有「可理解的输入」的环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