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和拼音一起学会混淆吗

acad2018 2023-04-25 21:44:18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否则这个世界就没有“双语者”甚至“三语者”、“四语者”……了。(他们生活在双语或三语、四语……的环境里,从小会说多种语言。)

为了解释其中的原理,我们先看下面这些问题:

为什么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把选择题的选项ABCD读成英语发音“诶”“必”“西”“弟”,而不读成拼音发音“啊”“卜”“次”“得”?

为什么孩子们学习拼音后也会把选择题的ABCD选项读成英语字母发音,而

不读成汉语拼音发音?
为什么你在读“重(chong)复”的时候不读成“重(zhong)复”?

读“音乐(yue)”的时候不读成“音乐(le)”?

为什么有些字单独出现时,很多人就不认识它了?

比如:
“绌”这个字单独出现时很多人不认识,但出现在“相形见绌”里时却认识;

“戎”——戎马一生

“俎”——越俎代庖

“纨”——纨绔子弟

“淆”——混淆

“肴”——佳肴

上面这些字单独出现时,很多人可能都不会读,但当它们出现在词语里时却能轻易读出它们的发音。

再看下面的题:
铁板、地板、天花板、平板、面板、泥板、纸板、搓板、发馊的饭、过期的面包、长霉的牛奶。
在快要饿死的情况下你选择吃哪个?

为什么你不选择吃“面板”?

如果把题改一下,你会怎么选:

铁板、平板、地板、天花板、面条、泥板、纸板、搓板、发馊的饭、过期的面包、长霉的牛奶。

这次你吃哪个?

为什么“板”和“条”只是形状的变化,但加在“面”字后面却能让“面”的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上面所有这些现象都和心理学中一个叫“激活效应”的原理有关。

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的语言现象时发现了“激活效应”。简单说就是:一个字(词),当它出现在不同的语境或环境中时,这个字词对应这个语境或环境的意思及发音会被激活,而和这个语境、环境无关的意思和发音会被抑制。

以上面列举的几个例子来说明。
当ABCD出现在选择题这样的背景信息中时,人大脑中关于ABCD这几个字母的拼音发音会被抑制,而它们的英语发音会被激活


当一个多音字和特定的字组成一个特定的词时,这个多音字无关的发音会被抑制,相关发音会被激活(如:音乐yue;重chong复)。

如果一个汉字经常和另外的字搭配出现组成特定的词,当它偶尔单独出现时由于它失去了激活元素,会导致我们很难想起它的发音。所以,当“淆”单独出现时很多人不会读它,而当看到“混淆”时我们却又能认识它。

如果一个汉字和不同的字组成不同的词产生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搭配下,这个汉字本身代表的其它意思会被抑制。所以,我们看到“面板”时不会以为“面”是食物,而当“面条”出现在眼前时,我们瞬间就知道这里的“面”是食物。

“激活效应”在人脑中是瞬间完成的,是一种下意识过程,如果不费劲去思考,人的大脑很难察觉。所以,要想让语文老师把选择题中的ABCD读成“阿卜次得”是非常困难的。“脑筋急转弯”就是用了这个原理。我们来体验一下:

小明家办年货,小明的爸爸把两只鹅放进冰箱。第二天打开来看,一只鹅冻死了,而另一还活着。为什么?

答案:因为另一只是企鹅。

小王、小白、小黑、小明,一起坐飞机,谁会最先晕机呕吐?

答案:小白。因为是“小白兔(吐)”

菜蛇、青蛇、蟒蛇、眼镜蛇、黑曼巴蛇、蝰蛇,哪种蛇最长?

答案:黑曼巴蛇。因为它有四个字。

第一个脑筋急转弯由于题目信息没有激活“企鹅”,所以我们很难想到企鹅。但如果只要出现“南极”相关的信息在语境里,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南极”很容易让人联想(激活)“企鹅”这个概念。

第二个脑筋急转弯由于题目信息让我们以为小白是人,同时没有任何语境信息激活“兔子”这个动物,并且由于没有信息激活“多音字”,所以我们很难想到“小白兔(吐)”。

第三个由于题目信息激活的是蛇的身体长度,让我们的头脑不停思考蛇的身长

,而没有去思考词语的长度。

激活效应是在下意识中完成的,除非付出意识努力,否则很难打破“激活——抑制”的链条。因此,孩子同时学拼音和英语时不但不会混淆,而且如果想去混淆它们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家长根本不用担心孩子学拼音的同时学英语会不会互相干扰。要让它们发生干扰,孩子真的要花很大力气去主动干扰才行!

如果人类的大脑没有这类机制,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十分混乱。正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了这类机制,所以在混血家庭里才会出现说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双语者”甚至“三语者”、“四语者”。即便他们从小掌握的语言里用到的基本语素单位一样,但却丝毫不会对他们的语言产生干扰。比如:法语和英语不仅共用了很多字母,而且还共用了很多单词。日语和汉语不仅共用了很多汉字,也共用了很多词语。但它们都不会对双语者产生干扰。

最后,我们甚至要劝家长们,如果你打算让孩子掌握两门甚至两门以上的语言,最好尽早让他们开始学习,否则他们头脑中的“强势语言”会对“弱势语言”产生干扰。以汉语和日语为例,如果孩子学日语的时间比较晚,显然,当孩子看到汉字时更倾向于读出它的汉语发音,而不是它的日语发音。

这种干扰现象存在于所有较晚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人身上。强势语言(母语)的语法会对第二语言的语法产生严重干扰,导致学生理解第二语言的语法时产生困难。因此,较晚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更倾向于用母语作“拐杖”去学习第二语言。

所以,如果有条件,家长应当尽早让孩子开始学习英语(或其它语言),完全不用担心拼音会不会和英语互相干扰。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不同的汉语方言。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上一篇:英语四六级425分,相当于雅思托福多少分
下一篇: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很重要吗 一文不值却又价值连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返回顶部小火箭